![]() |
中国古代梦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:序言 |
中国古代梦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:序言
说起“梦”,我们都会觉得既熟悉,又陌生。
说熟悉,是因为它与我们太近了,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中,几乎每天都会做梦,而且很多时候一晚还不只一个梦。
说陌生,是因为从古至今,无论国内还是国外,都有无数的人对它进行过研究,涉及了科学、医学、哲学、心理学、精神分析学、宗教学、神学、占卜学、占梦学、星象学……等诸多学科,可直到现在,我们对梦的了解认知,依然是寥寥无几。有些现象用这些学科依然解释不了,比如有不只一例的真实的“预知梦”现象。
梦的神秘性、奇妙性、趣味性、不可思议性……,不只是吸引着当代的我们,也深深的吸引着古人,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对它的研究,便产生了专属的“梦文化”,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说起中国古代对梦的认知与研究,给我们现代人的第一印象,肯定是迷信成分居多,从这个角度来说,研究“梦”是宗教学的问题;但又因为它涉及到了形神关系、心物关系及天人关系等,由此它也是一个特殊的哲学问题。
在中国宗教史上,既有本土的道教,外来的佛教等有组织的宗教;也有许多无组织的世俗迷信,占梦就是其中一种,就是根据梦象来预测吉凶祸福。
有趣的是,道教、佛教的影响力虽然大,但却一直无法取代占梦,反而还常把占梦作为一种神学工具,用来证明灵魂不灭和鬼神的存在。
而且就连哲学领域也是如此,其中的神道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也常常借用梦的迷信,来否定精神对物质的依赖关系。
中国梦史的渊源,至少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洪荒时期,此后再未断绝过,直至今日,依然在许多人的头脑中“作祟”。
古人认为,梦是人们自身的一种体验,占梦就是以这种自我体验作为沟通神灵、预示未来的中介。因此,与其他占卜学相比,占梦更有神秘性和迷惑力,《汉书艺文志》曰:“众占非一,而梦为大。”
占梦最初起源于初民幼稚的“梦魂”观念,认为做梦就是灵魂离开身体在外游荡的经历,而灵魂之所以会离开身体是受鬼神操控,便把做梦归结为鬼神的启示,认为根据梦象就能得知未来的吉凶祸福。
在商周时期,占梦主要用于国家层面,是用来预测国家吉凶、决定国家大事的一种很重要的工具,因此也就成了官方宗教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到了春秋以后,占梦开始进入到民间,也被老百姓们用来占卜研究,逐渐演变为一种世俗迷信。
评论
发表评论